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中央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绷暯娇倳浿赋觯骸皟炐銈鹘y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薄肮旁娢慕浀湟讶谌胫腥A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痹谛聲r代背景下,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闡發,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踐行時代精神緊密結合,有利于進一步凝聚砥礪前行的正能量、激發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薄毒耪隆ら夙灐肥莻ゴ髳蹏娙饲膫魇烂?,雖只有一百余言,但其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卻穿越時空,給予我們深刻的思想啟迪和持久的奮進動力。當前,我們正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深度、廣度和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打好鄉村振興這場持久戰,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潤物細無聲的滋養,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用而不覺的精神提振。投身鄉村振興一線的黨員干部涵養《九章·橘頌》所彰顯的品格追求,強化使命擔當,與老百姓共同奮斗,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將會徐徐鋪展開來。
始終厚植“心底無私天地寬”的為民情懷?!吧罟屉y徙,廓其無求兮?!聼o私,參天地兮?!鼻澝篱贅渖砉唐涓?,難以遷徙,心胸開闊,其無私的品行,可以與天地相比。放棄大城市的優越生活、用生命譜寫脫貧攻堅青春之歌的黃文秀,在懸崖峭壁上用7年時間鑿出8公里“絕壁天路”、帶領老百姓走上致富路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他們“秉德無私”,將大愛播撒鄉間,托舉起老百姓美好的明天。投身鄉村振興一線的黨員干部應牢固樹立以百姓心為心的理念,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把老百姓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要俯下身子,邁開步子,經常性走進老百姓家中,聊一聊家長里短,聽一聽急難愁盼,既關心老百姓物質上是否充裕,也關心老百姓精神上是否富足,通過實打實的行動贏得老百姓的信任,讓自己真正成為老百姓的“貼心人”“心上人”。
始終葆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堅守?!吧罟屉y徙,更壹志兮”所表達的是橘樹執著專一的志向。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柑橘之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章文才走進屈原故里秭歸縣的大山深處,致力于秭歸柑橘產業的發展;到今天章文才教授的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帶領專家團隊接續致力于秭歸臍橙的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為了秭歸臍橙產業的發展和秭歸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近60年的秭歸臍橙之緣從未間斷,在秭歸大地一直傳唱著一個團隊支撐一個產業的動人故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無論是發展特色產業、培育鄉村人才,還是繁榮鄉村文化、推進鄉村環境整治,抑或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進鄉村治理,都有不少任務需要綿綿發力才能做實,都有不少難題需要久久為功才能破解。投身鄉村振興一線的黨員干部應涵養對鄉村沃野濃濃的深情,將執著堅守寫入心田、融入事業;明確奮斗目標,帶領老百姓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始終保持“一片冰心在玉壺”的修身自好?!伴]心自慎,不終失過兮?!鼻嬲]后人要保持清心謹慎自重,便不會有什么過失?!皶r代楷?!秉S大發曾經這樣說:“我修‘天渠’的時候,給自己最低的要求就是記清每一筆賬,公家的財產分文不取?!睘榱瞬徽脊野胪胨嗟谋阋?,黃大發厲聲喝止妻子?;鶎庸ぷ髋c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投身鄉村振興一線的黨員干部應注重自我修煉、自我凈化,夜深人靜時,面對璀璨星空,經常問一問自己的內心是否依然純凈?與身邊典型對標,經常問一問自己是否在嚴于律己上存在差距?面對各種利誘,經常問一問自己是否都理直氣壯地說“不”?主動接受老百姓的監督,主動聽取老百姓的批評意見,讓老百姓做自己的“保健醫生”。只有自身腰桿直、行得正,一碗水才能端得平,為老百姓辦事才更有底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各項難點任務才更硬氣。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痹陲鰵w,數十萬畝的秭歸臍橙已經成為老百姓致富的“黃金果”,廣大黨員干部正帶領老百姓續寫著新的《橘頌》故事。使命在肩,惟有奮斗。堅持人民至上,不忘為民初心,與老百姓始終干在一起,投身鄉村振興一線的黨員干部一定能夠以汗水為墨、以實干為筆,書寫鄉村振興的《橘頌》新篇。
作者:徐本禹(湖北省宜昌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